如何看待新闻:专家称 2030 年太阳将「休眠」, 地球进入「小冰河期」?

admin 106 0

如何辨别谣言或者研究成果的以偏概全?

7月14日新加一篇金字塔的假新闻,见后面

7月14

朋友圈里疯传“干性溺水”,实际也是个骗子帖子,骗子手段又升级了,我在那个问题也做了回答,简单分析了一下。

下面是传送门。

干性溺水到底事实真相是什么? - 溺水

今天看到这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先去网上搜了下,找到了一篇报道文章

感谢这么多人赞成。这个回答的目的并不是普及天文宇宙知识,目的是给出一个验证新闻可靠否的基本过程。这几天这个消息还在网上大肆流传,看着也是醉了。

首先是腾讯的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警告称,目前太阳活动性正处于近百年的最低点,这种状况非常类似于太阳活动极小期,1645年出现这一现象,形成微型冰河时期,伦敦泰晤士河冰冻。

研究人员认为,太阳活动减弱将对地球气候带来重大变化,20%的概率对地球温度产生严重影响。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的理查德-哈里森(Richard Harrison)说:“无论你如何测量,太阳活动峰值正在逐渐下降。我作为太阳物理学家对太阳已研究30年,从未看到当前出现的太阳活动变化。这非常类似于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寒冷冬季,接近于微型冰河时期。”

伦敦大学学院的露茜-格林(Lucie Green)表示,由于人类活动,则使这一时期变得更加不同,人类对太阳活动观测已有400年,这一时期非常类似于太阳活动极小期阶段。但是现今人类活动性可能抵消这一现象,很难说具体后果会怎样。

英国雷丁大学迈克-洛克伍德(Mike Lockwood)称,低温将影响全球大气急流,导致气候系统崩溃。我们评估结果表明,40年之内进入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概率为10-20%。

2013年,美国宇航局曾警告称,太阳将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2014年被认为是“太阳活动最大值”的一年,将达到11年太阳黑子周期峰值,但是图像分析显示,太阳活动相对较低。

早看另一篇

7月12日,科学家预测太阳将进入休眠,这个庞然大物的变化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巨大影响呢?近日,科学家警告称太阳将在2030年“休眠”,太阳活动大幅度下降,这也意味着到达地球的热量会大幅度下降,有可能进入“小冰河期”。

科学家扎尔科夫的研究发现,太阳活动的第25周期在2022年达到峰值,也就是接下来的7年会特别热,但之后就会逐渐变冷,直到入第26周期(2030年至2040年)后,太阳活动将减少60%。上一次发生这样的“小冰河期”是公元1645年至1715年,英国大部分河流结冰,其他地区的温度也相对下降了许多。

尼玛。怎么啦连科学家名字都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新加的分隔

为了确认,又去看了一下,发现有些冤枉腾讯,文章是2014年的。

同样来自每日邮报!题目是

太阳即将“休眠” 两成概率出现微型冰河时期。(注意即将和两成这两个标题中的关键数据和文中数据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新加的分隔

看上去,第一篇似乎靠谱些,但也有那些伪科学报道的常见词

如科学家,研究人员这样的泛称,但是后面三个人的话,都没有说“太阳即将进入休眠”。而所谓美国宇航局的话,不管真假“太阳将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2014年被认为是“太阳活动最大值”的一年,将达到11年太阳黑子周期峰值,但是图像分析显示,太阳活动相对较低。”这他妈的和题目有个屁关系。这篇文章简直莫名其妙。

7:13新加:

+++++++++++++++++++++++++++++++++++++++++++++++++++++

分析一下上面文章的用语,可以发现大部分伪科学报道的一般方法。以腾讯的为例

1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个不少人指出了,每日邮报

2 这种状况非常类似于太阳活动极小期:严肃的科学文章是不会用非常类似这样模糊不清的词语的

3 科学家警告称:记住,一个或一些科学家是不能代表整个科学家群体的,这里用法已经偏颇了。

而且警告是很不客观的词

4 1645年出现这一现象,形成微型冰河时期,伦敦泰晤士河冰冻。:首先缺乏资料来源;其次形成。。。时期说不通,可见是仓促完成;最后举个有名的地名,明显博眼球。冰河时期可以有很多影响,也会影响很多地方,但是只举个冰冻和泰晤士河,真是匠心独具啊,

5 研究人员认为,太阳活动减弱将对地球气候带来重大变化,20%的概率对地球温度产生严重影响。:标题直接偷换概念,造成影响换为冰河时期,另外为了听着吓人,题目中把20%变成了“2成”

6“无论你如何测量,太阳活动峰值正在逐渐下降。我作为太阳物理学家对太阳已研究30年,从未看到当前出现的太阳活动变化。这非常类似于太阳活动极小期的寒冷冬季,接近于微型冰河时期。”

科学家用词很谨慎(假设这段话译的正确。瞎翻译原文也是常见手段),奈何记者全部换成肯定的,黑体字其实没有用,为什么偏偏强调“30年”?,后面那句不通,而且类似于,接近这样的在标题中都不出现。

7 伦敦大学学院的露茜-格林(Lucie Green)表示,由于人类活动,则使这一时期变得更加不同,人类对太阳活动观测已有400年,这一时期非常类似于太阳活动极小期阶段。但是现今人类活动性可能抵消这一现象,很难说具体后果会怎样。

看看黑体字,这个科学家实际上相当于什么都没说,而且“变得不同”,是什么不同,也没交代

8 英国雷丁大学迈克-洛克伍德(Mike Lockwood)称,低温将影响全球大气急流,导致气候系统崩溃。我们评估结果表明,40年之内进入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概率为10-20%。

用称字,估计编辑自己都不信!10-20直接改成2成,取了大的值,比如某事件发生可能为1%-90%

,编辑一定会说“九成可能”或“几乎肯定”。

9 2013年,美国宇航局曾警告称,太阳将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2014年被认为是“太阳活动最大值”的一年,将达到11年太阳黑子周期峰值,但是图像分析显示,太阳活动相对较低。

这次连人都没了,为了增强权威性,搬出个宇航局。被认为,被谁认为?图像分析显示,这个都无语了,图像呢?计算和分析都哪去了,原来还在玩看图识字啊。而且,有这么语焉不详的警告吗?

以上这些都是不需要任何科技知识就可看出来的,希望能有帮助。编辑的水平,大概处于初中生刚接触科技论文写作的水平,所以很容易分辨其消息真假。如果是大学生论文这么写,早被导师毙掉了。报道中的语言都是典型的口语,可以看出是记者随便采访了一下科学家,然后还没懂就兴冲冲拿着自认为干货发表了。

后面那篇可以用相同方法分析

再举个国内的例子、

胡伟武还举了一个例子,某单位惠普的X86服务器以前关机需要80分钟,当换用龙芯并不断优化后,现在仅仅80秒就搞定,这就体现了体系的力量

当时看到这条新闻,我震惊了,什么样的服务器,要关80分钟啊。而且现在80秒,那以前的用户要有多垃圾啊!后来才明白,80分钟是挨个拔电源......万恶的编辑为了突出80分钟和80秒钟的巨大对比,制造了这种骇人听闻的消息。简直就是在黑被采访方啊。后面体系的力量,没头没尾,就不吐槽了。

++++++++++++++++++++++++++++++++++++++++++++++++++++++++++++

看来太阳休眠是编辑们的老梗了。

后一篇看着还不靠谱些,科学家扎尔科夫,听起来像个老毛子的名字。

看来国内的指望不上了。但是第一篇报道说是来自《每日邮报》,干脆去看看,发现了如下文章。

又在google上搜了一下。发现所有的消息来源都是每日邮报。

Is a mini ICE AGE on the way? Scientists warn the sun will 'go to sleep' in 2030 and could cause temperatures to plummet

ByMark Prigg For Dailymail.com

Published: 12:40 EST, 10 July 2015 | Updated: 15:42 EST, 10 July 2015

每日邮报是个什么鬼。查了下百度百科,是精编、易读、穷人和忙人的报纸。是这样

而且在“社会中下层发行”,所以这并不是一张严肃的科学报纸。再看每日邮报平时的报道。

《每日邮报》俄罗斯认为美国从未登陆月球

努力工作寿命长!《每日邮报》

英国《每日邮报》:太爱自拍可能有精神疾病英国《每日邮报》:中国高考作弊手段堪比007

每日邮报文章:维基百科或“妖兽,百科”?

《每日邮报》26日报道,多位专家表示,维基百科正在走下坡路。

每日邮报:财务烦恼让人智商水平下降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类似的报道数不胜数,都是为了夺人眼球夸大其谈。丫还是维基的一生黑。说穿了,这她NND就是个小报。

这么重要的成果,竟然发在每日邮报上,也是醉了。到国外相关论坛看了下。不少人都称之为bullshit news。

“Original source is listed as the Daily Mail. Worth noting...”

rappy headline, and even a more poorly written excuse of an article. The sun isn't going to suddenly produce 60% less energy. It means it is going to be less active dynamically(sun spots - solar flares). Geesus on a stick. Who the fuck writes these articles? The sun all ready goes through 11 year cycles of sun spot activity. We've known this for decades. As for the Maunder Minimum...our sun is like many stars in that it pulses. It is at the peak of such a pulse now where it has shrunk a bit thus getting a little hotter. It will now expand a bit and produce just a little bit less energy - but not no 60%. Will we have an mini-Ice Age like what occurred in the 1700's - probably not. Co2 level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y were in that time period...all that Co2 warms the atmosphere. So we're not likely to see the same effect they did almost 300 years ago.

大家可自行翻译。感觉这个是个比较靠谱的回复。结果是否定的。作者把一般科学常识写成了骇人听闻的爆炸性新闻,这是小报常见的伎俩。我们竟有如此多跟风,想到一首诗、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人是男儿

最后,又去google了一下扎尔科夫同志。原来是个美女瓦伦缇娜扎尔科夫,直接被我们的媒体变成了扎尔科夫,这多掉粉啊。

ps:科学界会有很多观点,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上述新闻只是某个团队的结论,刚刚宣布,就被小报编辑拿来赚钱了,就是这样。至于真正是怎么个科学机制,本人非专业学太阳能,宇宙学这方面,还期待更为专业的解释。

后记:又看到了中国日报的报道

科学家称2030年太阳将“休眠” 地球进入“小冰河期”

标签: #每日邮报 #冰河时期 #太阳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