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的理论(焦虑症的诊断与治疗)

admin 74 0

本文目录一览:

焦虑的本质是什么?

焦虑是一种常常伴随着担忧、不安和恐慌的情绪,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担忧,并不是因为一件事我们可能会搞砸,而仅仅是因为它可能达不到自己内心的期望。完美主义的人就深受这种困扰。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焦虑的本质是一种警示信号,作为内部和外部威胁的提醒,帮助生物体应对当前或将要出现的危险状况。

人格心理学中论述六种流派对焦虑的解释

1、第六流派:认知心理学流派。人有着去认识世界的本能。他把人比喻为科学家,总是力求更好预测将要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他把这一过程中使用的认知结构成为个人建构。

2、综上所述,不同的人格理论流派对焦虑情绪的解释有所不同,但都认为焦虑情绪是对自身或外部世界产生的压力和不适的一种反应。焦虑情绪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减轻焦虑情绪的影响。

3、焦虑性心理障碍分为以下几种: (一)恐怖症 恐怖症(phobia),又叫恐惧症,是指对于特定事物或处境具有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4、焦虑的表现包括主观体验上的紧张担心,行为上的运动不安以及植物神经的兴奋状态。焦虑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绪体验,适当的焦虑有助于维持个体的心理功能,并激发个体的心理潜能。事实上,我们的环境中有很多东西会导致我们的焦虑。

5、焦虑有两面性,一方面,适度的焦虑是个体安全需要的体现,可维持个体警觉性、促进人体反应、维持基本精神活动,某种意义上,焦虑是对生活持有冷漠态度的对抗,可以推动人格发展。

6、自我强化是指个体的行为达到或超过某一标准所获得的奖励或惩罚,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否成功达到某一标准的知觉。特质焦虑:指一种一般性的人格特点或特质,它表现为一种多少比较持续的担心和不安。

比较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和罗洛梅的焦虑理论的异同

罗洛·梅区分出两种焦虑:正常焦虑和神经症焦虑。同:两者的焦虑理论都认为焦虑标志着我们内心的冲突。

客体性焦虑(恐惧):客体性焦虑又可分为两种:①原发的客体性焦虑;②继发的客体性焦虑,这不是客体的出现或再现所引起,而是它出现的可能性引起的焦虑。

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弗洛伊德如何看待焦虑情绪?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情绪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来源于客体的焦虑。也就是人们对经历的现实事件产生焦虑。二,压抑于潜意识的焦虑。造成人们焦虑的威胁来自于本能的冲动。三,焦虑来自对道德的耻辱感和罪恶感,源头来自超我。

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认为,焦虑来自被压抑的利比多。在1926年,他提出了第二种焦虑论,认为焦虑是作为一种信号出现的,意味着发现了危险的情况,即所谓的“焦虑——信号说”。

“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焦虑与恐惧情绪同义,即是同一个概念,弗洛伊德用焦虑而不是“恐惧”,是因为恐惧这个词常常使人想到是害怕外部世界的某些东西。

按照弗洛伊德及其女儿的观点,可以看到他们对青春期特点的看法。首先,青春期的发展,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在发现危险信号时,会形成“真实焦虑”,这是应对的开端。精神分析理论的适应观点,是建立在解释上述两类应对的基础上的。第二种应对方式,是弗洛伊德关于人的认识如何影响情绪症状的看法。

当本能的能量聚集太多以致不能用习惯的方式应付时,就会造成精神创伤。弗洛伊德把这时体验到的不愉快情绪状态称为焦虑。焦虑对自我来说是一种信号,其真实的意义就是提醒即将有危险来临。

标签: #焦虑症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