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解读

admin 113 0

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兰化一中) 李晓钟

《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正式发布,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组织管理等进行了明确的描述与规定,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从兰化一中多年来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情况来看,《办法》提出的评价内容全面、可观察可比较,评价程序环节清楚,评价责任主体及要求明确,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主动发展,实现自我的完善与进步;有助于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学校的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校评价方式的转变,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一、《办法》的几个突出特点

1.方向性。《办法》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突出思想品德,关注成长过程,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体现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向性。

2.完整性。《办法》与以往普通高中学生评价相比,新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强调基于事实进行评价,基于学生高中全过程实时记录,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个性培养的各个方面,完整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3.规范性。《办法》把能够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学生如实客观填写成长记录,档案记录、材料公示、审核等评价程序规范。

4.选择性。《办法》评价程序要求整理遴选。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标志性成果。选择那些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能体现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能反映出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内容予以记录。

5.全面性。《办法》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维度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个性特长,体现了“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劳动和实践能力。

二、评价内容的新变化

1.“思想品德”评价,内容设定具体化,可操作性强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办法》对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规范,提出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信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与以往常常用“热爱党、热爱祖国,思想品德良好、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等评价内容相比,更为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办法》强调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重点突出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内容;《办法》还列举出了可以被考察和记录的具体活动内容、行为表现和典型事例,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等,并将参与的次数、时长作为记录的内容,这就切实避免了学校在评价学生思想品德时出现大而空等问题。

2.“学业水平”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维度评价

在学业评价方面,《办法》对学生的考查定位为“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记录学生每学期各学科课程(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均衡发展和全面修习情况,既要关注学生所学课程的总学分、平均成绩,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综合表现,体现过程性评价。“学业水平”综合反映学生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修习及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其中“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体现学生的学术能力;“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反映学生个性特长及创造潜能,体现了发展性和增值性评价。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成绩考查,转向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的考查,由一元评价走向多维度评价,有利于育人方式的改革。

3.身心健康评价,突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

人的健康和谐发展,离不开强健的体魄。《办法》在学生身心健康评价方面,全面体现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不仅强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的结果和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客观测试成绩,更关注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习惯。重点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发展、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及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既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既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又突出学生特长发展和个性张扬;既有利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又有利于学生终生健康成长。

4.“艺术素养”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人的健康和谐发展,也需要艺术的熏陶与滋养。《办法》增添了对学生“艺术素养”方面的评价,意义重大。艺术素养方面主要记录“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戏剧、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艺术特长,尤其是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知晓艺术大师、诵读经典名著,获得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美育修养。评价中不仅涉及到平时比较熟悉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项目,还出现了戏剧、戏曲、影视这类更具民族特色、综合性更强的项目。这对于加强青少年美育,提升艺术素养的自觉意识,使艺术爱好和技能伴随学生终生,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5.“劳动与社会实践”评价,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而学校评价方式单一,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发展不足。劳动与社会实践模块的设立,必将引导和促进学生在这方面的发展。《办法》在“劳动与社会实践”中主要考查“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及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突出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存的能力。“重点是学生参加劳动和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以及表现出的劳动观念、能力、习惯和品质等”,强调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内容更具体,要求更明确。列举“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的转变,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并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三、评价方式有创新

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办法》中的程序环节清晰,档案记录要求客观真实,结果使用科学严谨。

《办法》的“评价程序”,规定了“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材料使用”五个清晰的操作环节。在“形成档案”环节中提出“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教师评语要客观、准确揭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要对学生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公示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改”,这些规定有完善的记录、整理、公示、审核、监督等保障机制,杜绝了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记录的真实客观、公平公正。严格监督追责机制,科学建构评价体系,规范评价流程,有利于保证评价的诚信、科学与规范。“学校要对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后的相关材料进行汇总,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纳入甘肃省高考综合改革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电子档案的记录,更加便于高校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检索、统计、分析、比较调阅和参考使用,流程严谨科学。此外,《办法》中特别提出“高中学校利用写实记录及相关事实材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积极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推进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促进学校治理现代化”,“高等学校应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学校招生章程中提前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时,高等学校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做出客观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这些将打破中学教育、高考“唯分数论”的桎梏,有利于促进高中育人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高校对优秀人才的选拔。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意义重大,一定要把综合素质评价做得更好、更有价值。综合素质评价重在写实记录,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时,自行制定使用办法,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中学校则要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在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的基础上,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评价内容更完整、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规划人生,引领发展,充分发挥出综合素质评价的效能。

标签: #评价 #素质 #办法 #学生 #劳动